科研团队

Teams

  •       玉米分子设计育种创新团队将充分发挥海南自贸港气候优势和政策优势,以价值链定位产业链,按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使命,以满足玉米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高值专用玉米新品种为目标,围绕玉米分子设计育种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成为促进我国玉米产业发展、提升南繁硅谷建设水平的重要科技力量。团队围绕“健康中国”这一国家重大需求以及海南农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聚焦作物代谢调控与人群营养健康,以解析玉米营养品质性状形成的生物学基础为主要科学问题,构建融资源创制、分子设计、遗传育种、试验示范为一体的核心技术体系,建设高水平现代生物育种平台;克隆调控叶酸、类胡萝卜素、玉米黄素、直链淀粉、木质素和贮藏蛋白等合成积累的关键基因,发掘优良等位变异并开发功能型分子标记;与单倍体诱导、全基因组选择等现代育种技术相结合,培育营养型鲜食和饲用玉米新品种;与规模化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有机整合育种、栽培、加工、营销各环节,有力促进技术链、供应链、产业链“三链”融合,引领我国作物营养强化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团队研究成果和成效

          (1)营养强化型鲜食和饲用玉米种质筛选和创制:通过化学检测筛选高叶酸、高类胡萝卜素、高玉米黄素、高直链淀粉、低木质素和高贮藏蛋白等营养强化型玉米种质,通过诱变、杂交、基因编辑等手段创制营养强化型玉米种质,并选育营养强化型玉米自交系。

          (2)营养强化型鲜食和饲用玉米品质性状遗传基础解析:利用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等技术分析叶酸、类胡萝卜素、玉米黄素、直链淀粉、木质素和贮藏蛋白等代谢谱和表达谱,阐明其在玉米籽粒中合成代谢途径、鉴定其调控因子,结合遗传学、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理论与方法,克隆其合成与代谢主效基因,挖掘优良等位变异并开发分子标记,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技术支撑。

          (3)营养强化型鲜食和饲用玉米新品种(系)培育:利用传统育种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单倍体诱导、全基因组选择等现代育种手段,在保持产量、抗性与当前主栽品种基本相当的前提下,培育营养强化型新品种。

     

            团队成员

           首席:张春义,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作物代谢调控与营养强化”团队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挂职),国家营养型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植物微量营养素代谢及发育分子机制研究,带动国内作物叶酸营养强化研究,在国内首次提出“营养型农业”这一概念。先后主持“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农业部公益行业科研专项、中国农科院重大研究任务等项目。以第2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Plant Cell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SCI文章40余篇;获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项;国家授权专利7项;主编、参编专著4部。

          执行首席:路小铎,教授,齐鲁师范学院玉米分子育种研究院院长、山东省作物营养强化分子育种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玉米营养强化分子机理、玉米功能基因组学及玉米遗传育种研究。构建了目前全球覆盖基因数目最多的玉米EMS诱变突变体库,筛选得到了耐密植、高蛋白、低木质素、抗干旱、耐盐碱、抗虫等优良农艺性状的种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高校科技计划项目、山东省良种工程项目、横向联合项目等。在Plant Cell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获国家授权专利多项。发起和举办三届全国玉米功能基因学研讨会、承办“2016中国作物营养强化项目国际研讨会”。

     

    序号 研究组 姓名 单位(本单位人员直接填报研究所名称) 职称 电子邮箱
    1 首席 张春义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员 zhangchunyi@caas.cn
    2 执行首席 路小铎 齐鲁师范学院 教授 lu.xiaoduo@163.com
    3 团队秘书 李璐璐 热带果树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lilulu19910818@163.com
    4 科研骨干 白翠云 三亚研究院 研究员 137850723@qq.com
    5 科研骨干 巫永睿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研究员 yrwu@cemps.ac.cn
    6 科研骨干 侯本军 粮食作物研究所 研究员 415768438@qq.com
    7 科研骨干 耿庆河 热带果树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1064331611@qq.com
    8 科研骨干 白蓓蓓 南繁研究中心 助理研究员 1967785775qq.com
    9 科研骨干 连  通 热带果树研究所 副研究员 liantong9111@163.com
    10 科研骨干 林力 粮食作物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1736422751@qq.com
    11 科研骨干 王敏芬 粮食作物研究所 农艺师  
    12 科研骨干 肖 云 粮食作物研究所 中级农艺工  
    13 科研骨干 符 江 粮食作物研究所    

     

  •        海南野生稻保护与创新利用团队定位为科技基础性工作与应用基础研究。研究工作包括国内外野生稻种质资源收集和保护、水稻育种关键目标性状表型和基因型鉴定与评价、优异新种质创制等。团队将以“四个面向”为指导, 围绕粮食安全和水稻产业发展等国家重大需求,以提升我国野生稻种质资源保存数量和质量为目标,重点开展国内外野生稻种质资源收集和保护、水稻育种关键目标性状表型和基因型鉴定与评价、优异新种质创制等研究工作,建立野生稻种质资源高效服务和共享利用技术体系,建成国内领先的野生稻种质资源收集、鉴定评价和创新利用团队。

     

     

            团队研究成果和成效:

     

          (一)“海南野生稻遗传多样性保护及种质创新研究”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创建地理环境信息与社会人文相结合的野生稻调查技术体系,系统查清海南野生稻居群的精准信息,建立了海南野生稻GPS/GIS信息数据库;建立野生稻原生境与异位相结合的保护技术体系,原生境保护了6个遗传多样性丰富且濒危的野生稻居群,收集到4326份海南野生稻资源进行异位保护;初步定位海南普通野生稻抗稻瘟病主效基因位点,解析抗稻瘟病相关调控网络;鉴定的海南野生稻优异资源和创制的新种质被全国100多家单位利用,育成水稻新品种91个,累计推广面积2921.2万亩。科技成果“中国野生稻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获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海南野生稻遗传多样性保护及种质创新研究”获2014年度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优质高产高抗杂交水稻组合特优458等选育与应用”获海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项目组通过传统育种与分子辅助选择技术相结合,聚合有利基因,创制R225等4个高产、优质、抗病恢复系并获得农业部植物品种保护权;育成特优458等6个优质、高产、高抗杂交水稻新组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中,特优 458平均亩产 526.14 公斤,比海南水稻平均亩产增加170多公斤。特优458等6个杂交稻组合在2008年至2017年间,在海南累计种植面积达354万多亩,约占海南杂交稻年推广面积11.8%,累计增加经济效益2亿多元。

          (三)“广适型优质杂交水稻博优 225 选育与示范推广”获得海南省科技术成果转化一等奖

    博优225是我省第一个自主选育做为当家种的广适型优质杂交水稻组合,被海南省农业厅列为主导推广水稻组合。该组合高产稳产,大面积种植一般亩产达500公斤以上;米质优达国优3级;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南方黑条矮缩病等;抽穗期即使遇到10~15天的阴雨天气,结实率仍能达到80%以上;累计推广面积460万亩以上,平均年种植面积达到我省全年晚稻杂交稻种植面积的20%以上,累计增加经济效益3亿多元。

          团队成员:

     

          团队首席:邢福能。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团队首席,海南省高层次领军人才,“海南省南海名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海南省农学会副理事长,省社科联委员。长期从事水稻抗逆性育种,近年获省部级科技奖17项。其中,近年来作为第一完成人获省级科技成果转化奖一等奖1 项,作为第二完成人获省级科技成果转化奖一等奖和省科技发明一等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主持及参与育成了8 个杂交水稻新组合,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获授权4 项。

      资深首席:杨庆文,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团队资深首席,中国农业科学院领军人才,曾留学澳大利亚。兼任农业农村部野生植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农业野生植物保护首席专家。长期致力于野生稻等农业野生植物保护理论与技术研究,在我国率先建立了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技术体系,多次参加《生物多样性公约》《粮农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等国际谈判。已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包括Science Advance, PBJ等国际期刊论文30篇,主编著作8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

      

    序号 研究组 姓名 单位(本单位人员直接填报研究所名称) 职称 电子邮箱  
    1 资深首席 杨庆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研究员 yangqingwen@caas.cn  
    2 首席 邢福能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员 Xfn6653@163.com  
    3 执行首席 乔卫华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副研究员 Qiaoweihua@caas.cn  
    4 团队秘书 翟李楠 粮食作物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zhailn868@163.com  
    5 韩义胜 粮食作物研究所 副研究员 hanys135@163.com  
    6 收集保护 云勇 粮食作物研究所 研究员 yunyong3819@163.com  
    7 鉴定评价 韩振云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博士后  hanzhenyun@caas.cn  
    8 任军方 热带园艺研究所 副研究员 renjunfang808@163.com  
    9 韩义胜 粮食作物研究所 副研究员 hanys135@163.com  
    10 遗传分析 郑晓明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研究员 zhengxiaoming@caas.cn  
    11 赵明超 粮食作物研究所 博士 zhaomingchao@webmail.hzau.edu.cn  
    12 李亚鹏 粮食作物研究所 博士 13352427563@163.com  
    13 肖晓蓉 粮食作物研究所 博士 xiaorong1990829@163.com  
    14 创新利用 严小微 粮食作物研究所 研究员 13078994838@163.com  
    15 唐清杰 粮食作物研究所 研究员 13518841701@163.com  
    16 翟李楠 粮食作物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zhailn868@163.com  
    17 野生稻圃管理 程云连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其他 chengyunlian@caas.cn  
    18 周世圳 粮食作物研究所 农艺师 zhshzh83@163.com  
    19 王惠艰 粮食作物研究所 农艺师    
    20 周帮纪 粮食作物研究所 其他 792396204@qq.com  
    21 李恩仁 粮食作物研究所 中级农艺工    
    22 王  海 粮食作物研究所 助理农技师    
    23 梁定伟 粮食作物研究所 其他    

     

  •        海南粮食作物绿色高效产业化提升工程团队围绕热带特色水稻、甘薯、花生、大豆等粮食作物产业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开展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绿色轻简高效栽培技术及生理生化分子机制研究,建立立足海南、面向东南亚的热带特色粮食作物高效育种平台、新品种新技术展示与产业化基地,为海南粮食作物产业提质增效和走进“一带一路”提供科学支撑,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和乡村振兴。

     

           团队成果和成效

          育成一批特色水陆两用稻、耐盐水稻、香稻、山栏稻、甘薯、花生、毛豆等粮食作物新品种,打造了特优香稻、山栏稻、水陆两用稻、特色甘薯、花生及毛豆等热带特色高效产业品牌,促进了粮食产业提质增效。

     

           团队成员:

          谢华安,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团队首席科学家,海南省院士团队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著名水稻科学家。

          曹兵,研究员,团队首席,海南大学副校长,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承担袁隆平院士牵头“全国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超高产攻关”海南试验示范重大项目。牵头筹建863计划杂交水稻与转基因植物海南研发基地、三亚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南繁服务平台。

          王效宁,研究员,团队执行首席,海南省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副院长/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海南省院士团队创新中心负责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序号 研究组 姓名 单位(本单位人员直接填报研究所名称) 职称 电子邮箱
    1 首先科学家 谢华安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员  
    1 首席 曹  兵 海南大学 研究员 hn8931@163.com
    2 执行首席 王效宁 粮食作物研究所 研究员 wxning2599@163.com
    3 团队秘书 靳丁沙 粮食作物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jindingsha@163.com
    4 骨干 林尤珍 南繁研究中心 研究员 linyouzhen123@126.com
    5 骨干 朱红林 粮食作物研究所 副研究员 714420368@qq.com
    6 骨干 徐  靖 粮食作物研究所 副研究员 xujing6732807@126.com
    7 骨干 陈健晓 粮食作物研究所 副研究员 chenjianxiao2003@163.com
    8 骨干 林延慧 粮食作物研究所 副研究员 lyh_1012@163.com
    9 骨干 唐力琼 粮食作物研究所 副研究员 tangliqiong88@126.com
    10 骨干 林朝上 粮食作物研究所 高级农艺师 linchaoshang@163.com
    11 骨干 岑新杰 粮食作物研究所 高级农艺师 13976699965@163.com
    12 骨干 张亚格 农业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zhangyage1992@163.com
    13 骨干 刘雨晴 植物保护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yuqing0304@sina.cn
    14 骨干 王新华 粮食作物研究所 农艺师 1561013112@qq.com
    15 骨干 蔡青云 粮食作物研究所 中级会计师  
    16 骨干 林道川 粮食作物研究所 技师  
    17 骨干 韩春光 粮食作物研究所 高级技工  
    18 骨干 庞君林 粮食作物研究所 高级技工  
    19 骨干 曹光平 粮食作物研究所 caoguangping@hnaas.org.cn
    20 骨干 林昊 粮食作物研究所 lhao8095@126.com

     

名家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