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粮作所科技人员赴澄迈、定安开展“三巴”台风灾后水稻恢复生产技术指导
今年第十六号台风“三巴”在我省形成了连续风雨天气,给水稻生产造成一定灾害。为了把生产损失降到最低,10月19至20日,我院粮作所成立由陈健晓副研究员、唐力琼副研究员为主要成员的科技服务队,深入澄迈、定安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科学的灾后水稻恢复生产技术指导。
科技人员到田间实地查看水稻因台风暴雨受损情况,发现水稻绝大部分处于成熟期,部分处于灌浆后期,水稻出现部分倒伏、穗上发芽现象,并发生一定程度的纹枯病、稻曲病、稻飞虱、三化螟等病虫害。同时,根据各田块实际情况,为农户传授台风雨过后水稻恢复生产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针对台风灾害,科技人员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对于未倒伏已经成熟的水稻,要抢晴天及时收割,降低损失。对于倒伏已经成熟的水稻,尽快清沟排水,及时收割,防止水稻基部腐烂和谷粒发芽,影响产量;第二,对于在灌浆期的水稻,及时清沟排水,保持田块湿润,切忌断水过早,同时喷施叶面肥,防止早衰,每亩用0.1公斤磷酸二氢钾兑水6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以补充养分,增强植株抵抗力。第三,做好病虫害防治,加强对田间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稻曲病和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的监测,发现危害及时施药防治,注意要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确保稻米品质和质量安全。